大众养生网

肺功能康复锻炼五法有哪些

谢军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肺功能康复锻炼五法通常包括缩唇呼吸、腹式呼吸、呼吸操、有氧运动以及有效咳嗽训练等方法,适合不同人群改善呼吸功能。这些锻炼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强度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1、缩唇呼吸

缩唇呼吸是指用鼻子缓慢吸气后,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,呼气时间约为吸气时间的2倍。该方法可通过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,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,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效率,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存在呼气困难的患者,每日可练习3-4组,每组10-15次。

2、腹式呼吸

腹式呼吸强调吸气时腹部隆起、呼气时腹部下陷的膈肌主导呼吸模式。这种呼吸方式能提升膈肌活动度,增加潮气量约30%,减少辅助呼吸肌的无效做功,适用于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功能减退者,练习时可取仰卧位,双手置于腹部感受呼吸起伏。

3、呼吸操

呼吸操结合肢体运动与呼吸训练,如扩胸运动配合深呼吸、侧身转体时调整呼吸节奏等动作。通过协调呼吸与运动的配合度,可增强呼吸肌力量约20%,提升肺活量,建议每日早晚各进行10分钟训练,注意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。

4、有氧运动

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、骑自行车等,要求运动时心率达到(170-年龄)次/分的靶心率,每周累计150分钟。这种锻炼能提升心肺耐力,促进肺泡毛细血管气体交换,使最大摄氧量提高10%-15%,但需监测血氧饱和度,避免低于90%时持续运动。

5、有效咳嗽训练

采取坐位深吸气后屏气2秒,收缩腹肌进行三次短促咳嗽,最后做一次深咳排出痰液。这种分级咳嗽法可产生200ml/s的呼气峰流速,较普通咳嗽提升30%排痰效率,适用于术后肺不张或痰液潴留患者,但颅内高压者禁用。

进行肺功能锻炼时应监测心率、血氧及自觉疲劳程度,冠心病患者需在心电监护下开展。急性呼吸道感染、未控制的高血压或近期肋骨骨折者应暂停训练。建议每周进行3-5次系统锻炼,配合血氧仪监测,逐步建立个体化康复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