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部感染是否会传染需根据具体病原体判断。部分病原体如流感病毒、结核分枝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具有传染性,而多数细菌性肺炎的传染性较低。
1、病毒性感染
流感病毒、新冠病毒等引起的肺部感染可通过飞沫传播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。例如流感患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,病毒可随飞沫扩散至周围人群,导致接触者感染。这类感染需做好隔离防护措施。
2、细菌性感染
肺炎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通常传染性较低。但在密切接触或免疫力低下人群中,仍可能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。例如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分泌物后未及时消毒,可能造成间接传播。
3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
肺结核属于高传染性肺部感染,可通过空气传播。患者咳嗽时产生的微滴核被他人吸入后,可能引起原发性感染。此类疾病需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,并严格实施呼吸道隔离。
若出现咳嗽、发热、胸痛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痰培养、胸部CT等检查,明确病原体类型。确诊后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,同时注意佩戴口罩、勤洗手,避免病原体传播给他人。结核病患者需完成全程药物治疗,定期复查以确保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