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参的正确食用方式需注意处理方式、食用量以及禁忌人群等事项,建议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食用方法。刺参作为高蛋白食材,合理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,但不当处理或过量可能引发不适。
1.处理方式
刺参食用前需充分泡发并清洗干净。干制刺参应使用纯净水浸泡24至48小时,期间每隔8小时换水一次,避免细菌滋生。泡发后需去除沙嘴和内壁杂质,高温蒸煮10至15分钟以杀菌,未充分处理的刺参可能残留微生物导致腹泻。
2.适量食用
建议健康人群每周食用1-2次,每次不超过100克。刺参富含蛋白质,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肝肾代谢负担,尤其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控制摄入量。儿童及老年人建议减半食用,消化功能较弱者可将刺参切碎炖煮至软烂。
3.禁忌人群
海鲜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,过敏原检测显示刺参含有的原肌球蛋白可能引发荨麻疹或呼吸困难。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不宜食用,因刺参嘌呤含量达150mg/100g,可能加剧关节肿痛。术后伤口未愈合者需咨询医师,其高蛋白特性可能影响凝血功能。
食用刺参后若出现皮肤瘙痒、腹痛等不适,应立即停止摄入。脾胃虚寒者建议搭配姜片烹调,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控制摄入频率。购买时应选择外形完整、干燥无霉斑的优质刺参,冷链运输的即食刺参需在-18℃保存,开封后24小时内食用完毕。
科普文章,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线下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