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人群饮酒一般会加重病情,可能引起血压波动或导致治疗效果不佳。酒精对血管和心脏的刺激作用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相关并发症。
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,促使心率加快、心肌收缩力增强,同时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,这些因素均会直接引起血压升高。有研究显示,每日摄入超过30克酒精可使收缩压上升4毫米汞柱,舒张压上升2毫米汞柱。长期过量饮酒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。
酒精本身属于高热量物质,1克酒精约产生7千卡热量。过量饮酒易造成热量摄入超标,引发腹型肥胖,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。此外,饮酒时摄入的高盐下酒菜可能进一步加剧钠潴留,导致血容量增加。
酒精与降压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,如硝苯地平控释片、厄贝沙坦片、比索洛尔等药物代谢可能受酒精影响,降低药物疗效。部分患者饮酒后血压暂时下降,可能误判病情而擅自减药,反而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。
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,女性不超过15克,相当于啤酒约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。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应严格遵医嘱,避免空腹饮酒,定期监测血压变化。若发现血压持续超过140/90毫米汞柱或出现头痛、眩晕等症状,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