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,若病情较轻且未对神经、血管产生严重压迫,可通过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中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,多数患者可避免手术。
1、药物治疗
疼痛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,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、塞来昔布胶囊等缓解炎症。若存在软骨损伤,可联合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、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等保护软骨。急性期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
2、物理治疗
超短波疗法通过高频电磁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每次治疗15-20分钟。红外线照射可促进代谢,每日照射1-2次。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松解软组织粘连,每周进行2-3次,需由专业医师操作。
3、中医治疗
针灸选取阿是穴、肾俞穴等穴位,留针20-30分钟,每日或隔日一次。中药熏洗可使用伸筋草、透骨草各30克煎煮后热敷患处,每次20分钟。推拿手法需避开骨刺部位,采用滚法、揉法等松解肌肉,每周2-3次。
4、运动康复
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颈椎米字操,每个方向保持5秒,每日3组。肌力训练可选择靠墙静蹲,每次维持30秒,每日练习5-8次。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担,建议每周进行3次,每次30分钟。
病情稳定期患者需注意保持正确姿势,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桌椅。体重超标者应通过饮食调整和低冲击运动减重,建议每月减重不超过4斤。日常可佩戴护具分散关节压力,但每日佩戴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。若保守治疗3-6个月无效或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损伤,则需考虑手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