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铁时,通常可以选择红肉、动物内脏以及海鲜等食物作为补铁的最佳来源。合理摄入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缺铁症状,但需注意饮食均衡。
1、红肉
红肉如牛肉、羊肉等富含血红素铁,这种铁元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。相较于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,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可达到15%~35%,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适量食用。建议每周摄入2~3次,每次约100g,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促进吸收。
2、动物内脏
猪肝、鸡肝等动物内脏的铁含量较高,每100g猪肝约含22.6mg铁,且以血红素铁形式存在。此类食物还含有维生素B12和叶酸,能协同改善贫血。但需注意胆固醇含量较高,高血脂人群应控制摄入量,一般每月食用1~2次为宜。
3、海鲜
贝类如蛤蜊、牡蛎以及鱼类如沙丁鱼含有丰富的铁元素,例如100g蛤蜊的铁含量可达28mg。海鲜中的铁属于血红素铁,生物利用率较高,同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锌元素。对海鲜不过敏的人群可每周食用2~3次,建议采用清蒸等低油烹调方式保留营养。
日常饮食中可将动物性与植物性补铁食物结合,如搭配黑木耳、菠菜等。若长期存在乏力、头晕等缺铁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测血清铁蛋白等指标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补充。
科普文章,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线下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