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脚踝骨折康复训练有哪些简单方法

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

脚踝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方法需根据恢复阶段循序渐进调整,常见方式包括踝泵运动、关节活动度训练、肌力训练、平衡训练以及步态训练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1、踝泵运动

患者平躺或坐位,缓慢做足背屈和跖屈动作,即脚尖向上勾和下压,每次持续5-10秒,每日3-4组,每组15-20次。该训练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,缓解肿胀,预防深静脉血栓,适用于骨折固定初期。

2、关节活动度训练

拆除外固定后,可进行踝关节顺时针、逆时针画圈运动,或借助弹力带辅助拉伸,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。需注意动作轻柔,以轻微牵拉感为宜,避免暴力活动导致二次损伤。

3、肌力训练

通过抗阻训练增强胫骨前肌、腓骨肌群力量,例如用弹力带套住前脚掌做抗阻背屈,或提踵练习(踮脚尖)。初期可从等长收缩开始,后期逐步增加阻力,每次训练10-15分钟。

4、平衡训练

单腿站立于平衡垫或软垫上,从睁眼过渡到闭眼训练,每次维持30秒,每日3-5组。该训练能恢复本体感觉,改善关节稳定性,降低再次跌倒风险,建议在骨折愈合中后期开展。

5、步态训练

借助助行器或拐杖进行部分负重行走,从双拐过渡到单拐,最后完全负重。行走时需保持足跟-足掌滚动式着地,纠正跛行步态,必要时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平行杠矫正姿势。

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愈合情况,训练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原则。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或活动受限加重,应立即暂停训练并及时就诊。建议结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、红外线等促进组织修复,6-8周内避免跑跳等冲击性运动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