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涕倒流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,不存在对所有情况均“最有效”的药物,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、鼻用糖皮质激素、抗生素、黏液溶解剂或减充血剂等,同时需结合病因治疗。
1、抗组胺药
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涕倒流,如氯雷他定片、西替利嗪胶囊等,可抑制组胺释放,缓解鼻痒、打喷嚏及分泌物增多。若鼻腔分泌物黏稠,可联用孟鲁司特钠片减轻黏膜水肿。
2、鼻用糖皮质激素
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、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,能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,改善鼻窦炎、慢性鼻炎导致的黏液分泌过量。需连续使用1-2周起效,急性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。
3、抗生素
细菌性鼻窦炎引起的脓涕倒流,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、头孢克肟分散片等,疗程通常10-14天。用药前需明确细菌感染指征,避免滥用。
4、黏液溶解剂
桉柠蒎肠溶软胶囊、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可降低分泌物黏稠度,促进黏液排出,尤其适用于慢性鼻窦炎伴黏稠分泌物患者,常与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联合使用。
5、减充血剂
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等能快速收缩鼻腔血管,缓解急性鼻炎引发的鼻塞和倒流,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,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。
建议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鼻涕倒流时,及时就诊耳鼻喉科,通过鼻内镜或鼻窦CT明确病因。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联用多种鼻喷剂。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同步进行环境过敏原规避,慢性鼻窦炎患者可考虑鼻腔冲洗等物理治疗辅助改善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