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疗肌筋膜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、中药外用、针灸治疗、推拿按摩以及拔罐疗法等,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。
1、中药内服
中医认为肌筋膜炎多与气血瘀滞、风寒湿邪侵袭有关,可遵医嘱使用舒筋活血片、大活络胶囊、三七片等中成药。此类药物具有舒筋活络、祛风除湿的功效,能够缓解局部肌肉僵硬和疼痛,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炎症吸收。
2、中药外用
可将伤湿止痛膏、活血止痛膏等贴敷于疼痛部位,通过皮肤吸收药效直达病灶。此外,中药熏洗或热敷包(如艾叶、红花、伸筋草等组成)可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,加速代谢产物排出,减轻筋膜粘连。
3、针灸治疗
常选取阿是穴、肩井穴、肾俞穴等穴位进行针刺,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。针灸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,抑制炎症因子释放,改善筋膜组织的营养供应,通常每周治疗2-3次。
4、推拿按摩
运用按揉、滚法、弹拨等手法松解紧张肌群,重点处理结节和条索状粘连区域。推拿可提高局部组织温度,增强筋膜弹性,恢复肌肉正常张力,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适中以避免二次损伤。
5、拔罐疗法
通过负压吸附作用刺激皮肤及筋膜层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。走罐疗法特别适用于背部大面积肌筋膜炎,能有效驱散寒湿邪气,缓解深层筋膜挛缩,常与针灸配合使用。
中医治疗需注重整体调理,治疗期间应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。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,急性疼痛期可结合中药与物理疗法,慢性患者需坚持疗程治疗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活动受限,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