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中医五色指的是什么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中医五色指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颜色,是中医诊断学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五色与五脏、五行相对应,通过观察患者面部、舌苔等部位的色泽变化,可辅助判断脏腑功能状态及疾病性质。

1、青色

青色对应肝脏及五行中的木。肝主疏泄,青色多提示气滞血瘀或寒证,如面色发青可能为肝郁气滞、寒凝经脉,或疼痛性疾病的表现。此外,小儿惊风、癫痫等急症也可见面色青紫。

2、赤色

赤色对应心脏及五行中的火。面色红赤多与热证相关,如心火上炎可见面颊潮红,实热证者满面通红,阴虚火旺者则表现为午后两颧潮红。但需注意生理性运动后脸红需与之鉴别。

3、黄色

黄色对应脾脏及五行中的土。面色萎黄常见于脾胃虚弱、气血不足,而目黄、身黄则为黄疸的典型表现,多与肝胆湿热或寒湿困脾相关。面色黄而晦暗需警惕慢性肝病。

4、白色

白色对应肺脏及五行中的金。面色苍白多提示气血亏虚或阳虚,如肺气虚者面色白而少华,失血患者可见面色惨白。局部见白斑可能为皮肤疾病或气血失和。

5、黑色

黑色对应肾脏及五行中的水。面色黧黑常与肾虚、血瘀相关,如肾阳虚者面黑而黯淡,久病入络可见局部黯黑斑块。此外,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肤色加深。

若发现面色异常改变持续存在,建议及时就诊中医科,通过四诊合参明确诊断。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情绪舒畅、饮食有节,避免过度劳累损伤脏腑气血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