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上长硬疙瘩时,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,具体需结合病因进行处理。常见病因包括毛囊炎、皮脂腺囊肿、脂肪瘤等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。
1、药物治疗
若硬疙瘩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导致,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、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。若伴随明显红肿疼痛,还可短期口服头孢呋辛酯片、阿莫西林胶囊等消炎药物。
2、物理治疗
对于体积较小的皮脂腺囊肿或表皮样囊肿,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、电灼等方式破坏囊壁结构,促进内容物排出。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实施,治疗后需保持局部干燥预防感染。
3、手术治疗
直径超过1厘米的脂肪瘤或反复感染的囊肿,建议手术完整切除。对于位置较深的纤维瘤或钙化结节,需通过外科手术剥离病灶,术后需定期换药促进创面愈合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反复摩擦或挤压硬疙瘩。若硬疙瘩在短期内迅速增大、伴有破溃渗液,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,应立即前往皮肤科就诊。所有治疗方案需经临床检查后制定,不可自行滥用药物或进行创伤性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