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酸堆积通常会引起肌肉酸痛、乏力、痉挛等症状,一般可通过休息调整、热敷、按摩、药物治疗以及调整运动计划等方法缓解。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。
1、休息调整
乳酸堆积多与过度运动有关,立即停止运动并充分休息能减少乳酸持续生成。建议保持静息状态24-48小时,避免再次刺激肌肉组织,可配合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。
2、热敷
用40℃左右的热毛巾或暖水袋局部热敷15-20分钟,每日2-3次。温热刺激能扩张血管,促进堆积乳酸的代谢分解,同时缓解肌肉僵硬感,但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。
3、按摩治疗
沿肌肉纤维走向进行揉捏按摩,力度以产生轻微酸胀感为宜。手法包括推拿、按压等,每次持续10-15分钟,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乳酸通过三羧酸循环代谢。
4、药物治疗
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双氯芬酸钠肠溶片、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,合并肌肉痉挛时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肉松弛剂,但需警惕胃肠道反应。
5、运动调整
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,运动前后进行充分拉伸,建议采用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交替的方式,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运动后及时进行冷敷预防再次堆积。
若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肌肉肿胀、活动受限等情况,建议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。日常运动需根据个人体能合理制定计划,运动后可通过低强度活动促进乳酸代谢,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