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夹板固定后如何判断血液循环正常

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夹板固定后判断血液循环是否正常,通常可以通过观察皮肤颜色、温度、动脉搏动、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以及肿胀及感觉异常等综合评估。若出现异常表现,需及时就医处理。

1、皮肤颜色

正常情况下,夹板固定后远端肢体皮肤应呈现红润或接近正常肤色。若皮肤颜色苍白或发绀(青紫色),可能提示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,需警惕血液循环障碍。

2、皮肤温度

夹板固定后可通过触摸肢体远端与健侧对比。血液循环正常时,两侧温度应基本一致。若远端皮肤温度明显下降,甚至冰凉,可能为动脉血流减少的表现。

3、动脉搏动

触摸远端动脉搏动是重要判断方法。例如上肢可触摸桡动脉,下肢可触摸足背动脉。正常应能触及与健侧相似的搏动强度,若搏动减弱或消失,可能提示血管受压或损伤。

4、毛细血管充盈时间

轻压甲床或指腹皮肤后松开,正常血液循环下被压部位在1~2秒内恢复红润。若充盈时间超过3秒或无法恢复,提示微循环灌注不足。

5、肿胀及感觉异常

血液循环正常时,夹板固定后肢体肿胀应逐渐减轻。若肿胀持续加重,伴随麻木、刺痛或活动障碍,需考虑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组织缺血。

夹板固定后需密切观察上述指标,尤其在固定后24小时内应每隔1~2小时检查一次。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整夹板松紧度,若发现肢体远端苍白、温度降低、剧烈疼痛或感觉丧失,应立即解除固定并就医。日常需保持患肢适度抬高,促进静脉回流,同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康复锻炼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