筋膜炎可能是慢性劳损、外伤、感染等原因引起的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。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、活动受限等症状,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1、慢性劳损
长期重复性动作或过度使用某一部位可能导致筋膜发生慢性损伤,引发无菌性炎症。例如搬运工、运动员等职业群体因肌肉反复牵拉,容易诱发筋膜炎。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、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。
2、外伤
局部受到外力撞击、运动拉伤或手术创伤后,可能导致筋膜急性损伤,形成血肿并继发炎症反应。这种情况常伴有皮下瘀血、肿胀等症状,需配合医生进行热敷、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,必要时可口服头孢克肟片、阿莫西林胶囊、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。
3、感染
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或开放性伤口侵入筋膜组织时,可能引发感染性筋膜炎。这种情况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,伴随发热、红肿等全身症状。确诊后需立即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、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。
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,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。若出现局部持续性疼痛、皮肤温度升高等异常表现,应及时前往骨科就诊,通过血常规、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,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