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、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、碘摄入问题、药物因素以及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的。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并遵医嘱治疗。
1、自身免疫性疾病
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病因,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,导致其逐渐破坏和功能减退。患者可能出现颈部肿大、乏力等症状。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、甲状腺片、碘塞罗宁钠片等药物。
2、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
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后,甲状腺激素合成能力下降。放射性碘治疗也可能损伤腺体细胞。此类患者需长期监测甲状腺功能,及时调整激素替代剂量。
3、碘摄入问题
长期碘缺乏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,但过量碘摄入反而可能抑制甲状腺功能。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,海带、紫菜等富碘食物应适量摄入。
4、药物因素
长期使用锂剂、胺碘酮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或释放。治疗基础疾病时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,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。
5、垂体病变
垂体肿瘤或炎症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,会引发继发性甲减。患者可能伴有头痛、视力异常等垂体占位症状,需进行头颅MRI等检查。
出现怕冷、便秘、皮肤干燥等甲减症状时,建议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。确诊后需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,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,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,避免过度劳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