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桂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调节血糖作用,但其效果有限且存在个体差异,不能替代降糖药物。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促进胰岛素敏感性、抑制葡萄糖吸收等途径,日常可适量作为膳食补充。
1、促进胰岛素敏感性
肉桂中的活性成分如多酚类物质可能通过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,帮助改善胰岛素抵抗,从而间接辅助血糖调节。但该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尚未得到一致结论。
2、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
肉桂中的某些成分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分解和吸收速度,可能降低餐后血糖上升幅度。这种效应可能与抑制消化酶活性有关,但作用强度较弱。
3、抗氧化作用
肉桂富含抗氧化物质,可能减轻氧化应激对胰腺β细胞的损伤,保护胰岛素分泌功能。这种保护作用需要长期观察,且不能直接降低已升高的血糖水平。
4、抗炎作用
慢性炎症与胰岛素抵抗相关,肉桂中的肉桂醛等成分具有抗炎特性,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间接改善糖代谢。但具体作用路径仍需更多研究证实。
5、辅助调节血脂
部分研究表明肉桂可能改善血脂异常,对于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,或能通过调节脂代谢间接辅助血糖管理,但降糖效果微弱。
日常血糖管理仍需以规范治疗为主,确诊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、格列美脲、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。肉桂可作为饮食调理的辅助手段,建议每日摄入不超过1茶匙粉末,且需监测血糖变化。使用前应咨询医生,避免与降糖药产生相互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