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为何补肾先补脾

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在中医理论中,补肾前先补脾的理念主要源于脾肾两脏的密切关联。脾为后天之本,肾为先天之本,两者相互滋养,因此调理脾胃可为补肾提供基础支撑,具体原因包括脾主运化、气血生化依赖脾胃以及肾精需脾的滋养。

1、脾主运化

脾胃负责运化水谷精微,是人体吸收营养的关键器官。若脾胃虚弱,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有效转化为气血精微,此时盲目补肾,药物或补品难以被身体吸收利用,反而可能加重脾胃负担。临床上常见脾虚者服用补肾药后出现腹胀、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,印证了脾功能对补肾效果的重要性。

2、气血生化之源

中医认为“血为气之母,气为血之帅”,而气血的生成依赖于脾胃的正常运作。肾中精气需要气血的持续充养,若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,肾精失去濡养来源,可能出现腰膝酸软、耳鸣等肾虚表现。例如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往往脾肾两虚,需通过四君子汤等方剂先健脾益气。

3、肾精依赖脾的滋养

肾所藏先天之精需后天之精不断补充,而后天之精正是由脾胃运化而来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述“受五谷之味,藏于肾”,长期饮食失调导致的脾虚,会使肾精得不到补充,形成恶性循环。临床上治疗老年肾虚时,常配伍白术、茯苓等健脾药材,确保补肾药物有效转化。

调理脾肾时,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。日常可适当食用山药、莲子等健脾食物,配合八珍丸、归脾丸等中成药。需注意避免过度进食滋腻补品,同时保持规律作息,脾胃功能改善后再逐步增加补肾措施,方能达到脾肾双补的效果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