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颌式呼吸是指通过口腔而非鼻腔进行呼吸的现象,通常表现为长期或频繁张口呼吸。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常见于鼻塞、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状态,也可能与个人习惯相关。
下颌式呼吸多因鼻腔通气受阻或习惯性张口引发。当鼻腔因感冒、过敏性鼻炎或鼻中隔偏曲导致气流不畅时,人体会代偿性通过口腔获取氧气。儿童若存在腺样体肥大,可能因长期鼻咽部阻塞形成病理性下颌式呼吸。此外,部分人群在睡眠或紧张时可能无意识地养成这种呼吸方式。长期口腔呼吸可能引发口干、龋齿风险增加等问题,儿童持续张口呼吸还可能影响颌面骨骼发育,导致“腺样体面容”。
若发现自身或孩子存在持续性下颌式呼吸,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鼻部结构异常或慢性疾病。日常可通过有意识闭口呼吸训练改善习惯性张口呼吸,睡眠时可尝试侧卧姿势减少气道阻力。儿童出现夜间打鼾合并张口呼吸时,需警惕腺样体肥大可能,应尽早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干预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