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,位于前臂背侧,具有清热解表、通经活络等作用。该穴位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缓解头痛、耳鸣、上肢痹痛等症状,也可辅助治疗热病及外感病症。
1、穴位位置
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,腕背横纹中点向上2寸(约三横指)处,尺骨与桡骨之间的凹陷中。取穴时可将手掌向下,腕关节背侧横纹中央向上量取2寸,按压时会有酸胀感。准确定位对针灸或按摩疗效至关重要,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。
2、功效作用
该穴属三焦经络,具有疏风散邪、清热解表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、头痛、目赤肿痛。同时可疏通上肢经络,改善手臂麻木、肘部屈伸不利及肩颈疼痛。临床中常配合内关穴调节气机,或与风池穴搭配缓解偏头痛。
3、注意事项
针刺需由持证医师操作,避免自行深刺损伤桡神经或血管。局部皮肤破损、感染者禁用,孕妇慎用此穴。日常按摩可用拇指指腹按揉3-5分钟,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,过度刺激可能引起不适。治疗期间若出现心慌、头晕等反应应立即停止。
外关穴作为特定要穴,其应用需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治。建议在出现相关症状时,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由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,避免自行针灸导致不良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