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身无力、疲倦、乏困、怕冷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,也可能与贫血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感染性疾病等病理因素有关。长期熬夜、过度疲劳或饮食不均衡容易诱发此类症状,若持续存在需及时排查疾病。
1、生理性原因
睡眠不足或长期熬夜会扰乱人体生物钟,导致褪黑素分泌异常,影响身体修复功能。过度体力消耗可能造成肌肉乳酸堆积,引发乏力感。营养摄入不足时,机体缺乏铁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,会降低红细胞携氧能力,出现疲倦、畏寒等症状,调整作息和饮食后多可缓解。
2、贫血
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合成不足,血液携氧能力下降,导致组织细胞缺氧。典型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头晕乏力、手脚冰凉,严重时可能出现心悸气促。确诊后可遵医嘱服用硫酸亚铁片、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、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铁剂,同时增加动物肝脏、红肉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。
3、甲状腺功能减退
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基础代谢率,患者常出现怕冷、嗜睡、体重增加等症状。血清检查显示TSH升高、FT4降低时可确诊,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,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调整药量,避免自行停药导致黏液性水肿等并发症。
4、感染性疾病
病毒性感冒、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会导致机体免疫应答,炎性因子释放引发疲乏、低热等症状。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,需根据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胶囊、头孢克肟片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感染药物,配合卧床休息和充足水分摄入。
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7-8小时优质睡眠,适当进行太极拳、散步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。饮食需保证每天摄入60-75g优质蛋白质,适量补充坚果、深海鱼类等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。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未改善,或伴随体重骤变、水肿等异常表现,应及时就诊完善血常规、甲状腺功能、炎症指标等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