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精神涣散如何应对

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

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

精神涣散可通过日常调理、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、中医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方式应对,需结合具体原因遵医嘱干预。常见原因包括睡眠不足、心理压力、抑郁症、焦虑症等,需针对性处理。

1、日常调理

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。建议调整作息,保证每天7-8小时睡眠,规律饮食并增加核桃、牛奶等富含卵磷脂和蛋白质的食物。适当进行瑜伽、慢跑等运动有助于改善脑部供血,工作时可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专注力。

2、心理治疗

对于焦虑、抑郁等心理因素导致的精神涣散,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。通过心理咨询师引导,帮助患者识别负面思维模式,建立正向认知。团体治疗可改善社交退缩症状,家庭治疗有助于缓解家庭关系带来的压力源。

3、药物治疗

确诊抑郁症或焦虑症时可遵医嘱使用氟西汀、舍曲林、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。脑力工作者出现神经衰弱时,可短期使用甲钴胺、胞磷胆碱钠等神经营养药物。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嗜睡、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。

4、中医治疗

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者可服用安神补脑液、归脾丸等中成药,配合百会、四神聪等穴位针灸。肝肾不足型可选用六味地黄丸,配合枸杞、菊花代茶饮。每周2-3次艾灸关元、足三里等穴位,可改善气血运行状态。

5、其他治疗

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适用于药物效果不佳者,需在专业机构进行。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通过可视化训练提升专注力,建议每周2-3次,持续8-12周。严重器质性疾病继发的注意力障碍需针对原发病治疗。

出现持续精神涣散且影响生活时,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或神经内科就诊。完善焦虑抑郁量表、脑电图、血液生化等检查明确病因。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服用安神类保健品,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,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