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有血块伴随尿血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、止血治疗、去除病因治疗、对症支持治疗或手术治疗。常见诱因包括尿路感染、膀胱结石、肿瘤等,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。
1、抗感染治疗
若尿血由细菌性膀胱炎或泌尿系感染引起,通常需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。一般可遵医嘱选择左氧氟沙星片、头孢克肟胶囊、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,同时需配合尿常规复查评估疗效。
2、止血治疗
急性出血期间可使用止血药物缓解症状,如氨甲环酸片、酚磺乙胺注射液等。但需注意单纯止血无法根治病因,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。
3、去除病因治疗
膀胱结石引起的血块尿血,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膀胱镜取石术解除梗阻。若为膀胱肿瘤导致,需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,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化疗或放疗。
4、对症支持治疗
急性期需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ml以上,通过稀释尿液减少血块形成。同时需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,适当补充铁剂预防贫血。
5、手术治疗
适用于膀胱内存在活动性动脉出血、肿瘤侵犯肌层或结石嵌顿保守治疗无效者。手术方式包括膀胱镜电凝止血、膀胱部分切除术等,术后需留置导尿管观察出血情况。
出现血块性尿血需立即进行泌尿系超声、CT尿路成像或膀胱镜检查。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,避免服用抗凝药物。若出血导致排尿困难或出现头晕、心悸等贫血症状,需急诊处理防止休克。所有治疗方案需在泌尿外科医师指导下进行,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