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血严重可能与营养不良、慢性失血、骨髓造血功能障碍、遗传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等原因有关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。
1、营养不良
长期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铁、叶酸或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缺乏。例如长期素食者易缺乏维生素B12,挑食儿童可能铁摄入不足,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,出现面色苍白、乏力等症状。
2、慢性失血
胃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、月经过多或痔疮反复出血会导致红细胞持续丢失。这种失血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时,血红蛋白可降至60g/L以下,属于重度贫血范畴。
3、骨髓造血功能障碍
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白血病等疾病会破坏骨髓造血微环境。这类疾病可能导致全血细胞减少,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,部分患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。
4、遗传性疾病
地中海贫血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基因缺陷疾病。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可能在婴幼儿期就出现严重贫血,需定期输血维持生命。
5、慢性疾病
慢性肾病、恶性肿瘤等疾病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。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合并肾性贫血,肿瘤患者可能出现慢性病性贫血,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。
出现严重贫血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、铁代谢、骨髓象等检查。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如缺铁性贫血可使用硫酸亚铁片,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,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。日常注意均衡饮食,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