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熬夜可能会增加猝死的风险,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直接导致猝死。猝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,如心血管基础疾病、过度疲劳等,而熬夜是常见的诱因之一。
1、心脏负担加重
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,使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增加心肌耗氧量。尤其对于本身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人群,可能诱发心肌缺血甚至急性心肌梗死,严重时可引发心源性猝死。
2、慢性疾病风险
熬夜可能引起代谢紊乱,导致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上升。这些疾病长期控制不佳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,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,进而提高猝死概率。
3、个体差异影响
部分人群存在隐匿性心脏疾病,如先天性长QT综合征、肥厚型心肌病等,熬夜造成的电解质紊乱或应激状态可能触发恶性心律失常(如室颤),数分钟内即可导致猝死。
建议保持规律作息,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间尽量达到7-8小时。若因工作必须熬夜,可采取分段式补觉方式,并在日间增加富含镁、钾的食物摄入。对于存在胸闷、心悸等症状的人群,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,排除潜在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