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膏药过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
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膏药过敏可能是过敏体质、药物成分刺激以及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的。当皮肤接触膏药后出现红肿、瘙痒等症状时,应及时处理并就医检查。

1、过敏体质

部分人群属于过敏体质,其免疫系统对膏药中的某些成分过度敏感,可能引发过敏反应。此类患者接触膏药后,皮肤可能出现红斑、丘疹或水疱,并伴随剧烈瘙痒。此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、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过敏药物,缓解症状。

2、药物成分刺激

膏药中的中药成分如薄荷、冰片,或西药成分如水杨酸甲酯,可能直接刺激皮肤角质层,引发接触性皮炎。患者常表现为局部灼热感、脱屑或渗出液体。需立即停用膏药,并用清水清洁皮肤,必要时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、炉甘石洗剂等药物。

3、使用不当

贴敷时间过长(超过8小时)、贴敷前未清洁皮肤或皮肤存在破损时,可能加重对皮肤的刺激。这种情况导致的过敏通常伴随皮肤浸渍发白、疼痛等症状。处理时需剪除膏药边缘,用植物油浸润后轻柔揭除,避免暴力撕扯加重损伤。

使用膏药前建议进行皮肤斑贴试验,将膏药贴于前臂内侧观察24小时。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,并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处。反复过敏或症状加重者需到皮肤科就诊,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