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息心率是指在清醒、安静状态下测量的每分钟心跳次数,通常反映人体基础代谢时的心脏活动水平。成年人的正常静息心率范围一般为60~100次/分钟,长期运动者可能低至50次/分钟。
静息心率可通过桡动脉、颈动脉触摸计数,或使用电子血压计、心电监护设备测量。测量时应保持情绪平稳,静坐休息5分钟以上。心率受年龄、体能、激素水平等多因素影响,新生儿可达120次/分钟,老年人可能随窦房结功能减退而心率减慢。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贫血等疾病会引起静息心率增快,而运动员因心肌收缩力增强常出现生理性心动过缓。
若静息心率持续高于100次/分钟或低于60次/分钟并伴随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诊心内科。日常可通过规律运动、控制咖啡因摄入、保持适宜体重等方式维护心脏健康,但已确诊心律失常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