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炎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心内膜心肌活检及其他评估方法。具体诊断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,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。
1、临床症状
患者可能出现胸痛、心悸、呼吸困难、乏力等症状。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,如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。重症病例可伴随下肢水肿、晕厥甚至休克,此时提示可能存在急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。
2、实验室检查
血液检查中肌钙蛋白、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是重要依据。C反应蛋白、红细胞沉降率等炎症指标也可能异常。此外,病毒血清学检测可辅助明确病原体,如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。
3、影像学检查
心脏超声可发现心脏扩大、室壁运动异常或心包积液。心脏磁共振成像能显示心肌水肿、充血或纤维化等特征性改变,对心肌炎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。心电图常显示ST-T改变、传导阻滞或各种心律失常。
4、心内膜心肌活检
作为诊断金标准,病理检查发现心肌细胞坏死、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可确诊。但因属有创操作,通常用于病情危重或诊断不明的情况。
若出现疑似心肌炎症状,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。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心电图、心肌酶谱、心脏超声等组合检查,必要时进行磁共振或活检。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,定期复查心脏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