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气血不足是怎么回事

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气血不足可能与长期过度劳累、饮食不调、慢性疾病损耗等因素有关。中医认为这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度的表现,需结合具体诱因进行调理。

1、长期过度劳累

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脑力消耗过大,会导致气血过度消耗而得不到补充。这类人群常伴有头晕乏力、面色苍白等症状,日常可通过减少工作量、服用十全大补丸、人参养荣丸等中成药调理,同时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。

2、饮食不调

长期偏食或过度节食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,导致气血生化不足。建议每日摄入红肉50-100克,配合山药、红枣等健脾食材,搭配八珍颗粒、归脾丸等药物改善营养吸收。脾胃虚弱者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,可采用少食多餐方式。

3、慢性疾病损耗

贫血、月经量多、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会导致气血持续流失。如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10g/L时,需配合复方阿胶浆、生血宁片等药物,同时治疗原发病。女性月经过多可服用乌鸡白凤丸,配合铁剂补充,每月经期失血量超过80ml需就医。

气血不足持续三个月以上或伴随心悸、晕厥等症状时,建议到中医科进行脉象诊断和血常规检查。日常可通过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,冬季注意四肢保暖,避免冷水洗浴加重气血凝滞。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,不可自行配伍中药方剂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