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量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、子宫内膜受损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因有关。若长期出现月经异常,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。
1、内分泌失调
长期精神压力大、过度节食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,可能影响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,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,使子宫内膜增生不充分,从而出现月经量减少。这类患者可能伴随乏力、畏寒等症状,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、黄体酮胶囊、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。
2、子宫内膜受损
人工流产手术、宫腔感染或子宫内膜结核等疾病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,导致内膜无法正常增生脱落。患者可能伴有下腹隐痛、经期缩短等症状,一般需根据病因选择头孢克肟胶囊、利福平胶囊等抗感染药物,或通过宫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。
3、多囊卵巢综合征
该疾病会导致雄激素水平升高和排卵障碍,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,无法形成规律脱落周期。患者常伴有痤疮、多毛等症状,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屈孕酮片、螺内酯片、枸橼酸氯米芬片等药物调节内分泌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节食减肥。若月经量持续减少并伴有腹痛、闭经等情况,应及时进行性激素六项、妇科超声等检查,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,不可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