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凉体质的人群日常保养需注重温补驱寒,可以通过饮食调理、起居保暖、适当运动等方式改善体质。若症状明显,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中药或外治法辅助调理。
1、饮食调理
日常应多摄入温性食物,如生姜、红枣、羊肉等。生姜性温味辛,所含姜辣素可促进血液循环;红枣富含铁元素,能增强气血运行;羊肉属热性肉类,其蛋白质和脂肪可为机体提供热量。需避免西瓜、苦瓜等寒凉蔬果,尤其秋冬季节建议少食生冷海鲜。
2、起居保暖
需重点保护腰腹、足部等易受寒部位。建议穿着高腰裤或佩戴护腰,足部可穿着加绒袜配合泡脚。居住环境应保持20-24℃室温,湿度控制在40%-60%,避免空调直吹。夏季使用凉席时建议铺棉质床单,冬季可使用电热毯提前预热被褥。
3、中医调理
艾灸关元、气海等穴位可温通经脉,每周2-3次为宜。中药方面可遵医嘱服用理中丸、附子理中汤等温阳方剂,药材配伍常包含干姜、肉桂等成分。体质虚寒严重者可定期进行督脉灸,通过点燃艾绒柱沿脊柱施灸,每次治疗间隔至少7天。
日常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阴冷潮湿环境,洗浴后及时擦干身体。若出现手足厥冷、经期腹痛加重等情况,建议至中医科进行体质辨识,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贫血等器质性疾病。调理期间需保持作息规律,忌熬夜伤阳,可配合日光浴提升阳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