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肌肉萎缩如何进行抗阻运动

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肌肉萎缩患者进行抗阻运动时,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,常见方法包括器械训练、弹力带训练、自重训练、等长收缩训练以及渐进负荷训练等。建议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
1、器械训练

可选择哑铃、杠铃或固定器械进行抗阻锻炼,初始重量以能完成8-12次/组为宜。例如坐姿推胸机可锻炼胸大肌,腿举器械能强化下肢肌群。训练时需保持关节正确对位,避免代偿性动作,每周建议进行2-3次,组间休息1-2分钟。

2、弹力带训练

利用不同阻力的弹力带进行多角度肌力训练,如站姿弹力带划船可激活背部肌肉,仰卧弹力带推举能锻炼上肢肌群。这种训练方式阻力可调节,适合早期康复阶段,建议每次选择3-5个动作,每个动作完成2-3组,注意控制动作速度避免弹力带突然回弹。

3、自重训练

包括改良版俯卧撑(膝关节支撑)、靠墙静蹲、仰卧臀桥等基础动作。如坐姿抬腿训练可针对性改善股四头肌萎缩,每次保持抬腿姿势10-15秒,重复8-12次。训练时应关注肌肉发力感,避免屏气呼吸。

4、等长收缩训练

在关节不动的情况下进行肌肉静态收缩,如推墙练习胸肌收缩,每次持续5-10秒后放松。这种训练方式关节负荷小,适合存在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,每日可进行多次短时训练。

5、渐进负荷训练

遵循超负荷原则,当肌肉适应现有强度后,通过增加阻力(约5-10%)、延长持续时间或增加组数等方式逐步提升训练难度。建议每2-4周评估调整训练计划,配合体成分分析监测肌肉量变化。

进行抗阻训练时需注意训练前后进行10-15分钟的热身与拉伸,单次训练时长控制在30-45分钟内。若出现肌肉震颤、异常疼痛或关节不适需立即停止。建议结合蛋白质补充(1.2-1.5g/kg/天)和物理治疗,对于中重度萎缩患者,可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辅助手段提升训练效果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