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游症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,也可能与遗传因素、心理压力、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1、生理性原因
睡眠不足、过度疲劳或睡眠环境突然改变可能诱发梦游。这类情况多与大脑未完全从深睡眠中脱离有关,通常在调整作息、保证充足睡眠后症状可缓解。例如减少熬夜、避免睡前剧烈运动有助于改善。
2、遗传因素
约30%-45%的梦游症患者有家族史,可能与控制睡眠觉醒周期的基因异常有关。此类患者常在儿童期首次发作,随着年龄增长可能自行减少,但成年后持续发作需警惕其他合并因素。
3、心理压力
长期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障碍会干扰睡眠结构,增加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觉醒概率。心理疏导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,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劳拉西泮片、艾司唑仑片等镇静类药物调节睡眠周期。
4、神经系统疾病
癫痫、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引发异常睡眠行为。此类患者需进行脑电图、核磁共振等检查,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、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,或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。
若梦游发作频繁或伴随攻击性行为,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。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卧室环境安全,避免放置尖锐物品,儿童患者可考虑安装床栏。需注意梦游发作时切勿强行唤醒,应轻柔引导其回床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