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血在血常规检查中主要通过血红蛋白浓度、红细胞计数、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判断,同时结合平均红细胞体积等参数可辅助评估贫血类型。若检查结果存在异常,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,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。
血常规检查中,血红蛋白浓度(Hb)是判断贫血的核心指标,其数值降低通常直接提示贫血的存在。红细胞计数(RBC)反映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数量,若减少可进一步支持贫血的诊断。红细胞压积(HCT)则表示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百分比,该指标下降也是贫血的重要依据。此外,平均红细胞体积(MCV)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(MCH)等参数可帮助区分贫血类型,例如MCV偏低多见于缺铁性贫血,而MCV增高则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。
若血常规检查提示上述指标异常,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。例如,缺铁性贫血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测血清铁、铁蛋白等指标;巨幼细胞性贫血则需评估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。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,适量增加富含铁、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,如瘦肉、动物肝脏、绿叶蔬菜等。避免自行服用补铁药物,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