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竭的性味为甘、咸,性平,归肝经和心包经,具有活血定痛、化瘀止血、敛疮生肌等功效。其药性特点与临床应用需结合患者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使用。
1、性味
血竭味甘、咸,性平。甘味能补益和中、缓急止痛,咸味可软坚散结、入血分。其性平而不燥,既无寒凉之偏性,也无温热之峻烈,适用于多种血瘀证型。
2、归经
血竭主归肝经和心包经。肝主藏血,心包代心行血,归经特点使其能直达血分,对胸胁刺痛、跌打损伤等血瘀阻滞病症有直接调理作用,尤其擅长治疗瘀血内停导致的疼痛和出血。
3、功效作用
血竭既能活血散瘀,又能止血生肌。其活血作用可疏通经络瘀滞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;止血机制源于其收敛特性,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。外用时能促进创面组织修复,常用于外伤出血及疮疡溃后久不收口。
使用血竭需注意其药性走窜,孕妇及无瘀滞者慎用。具体用药剂量和配伍应遵循中医师指导,避免与抗凝药物同用。若出现用药后皮肤过敏或出血异常等情况,应立即停药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