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黄是牛科动物胆囊或胆管中形成的结石,属于传统中药材。其性凉味苦,主要含有胆红素、胆固醇、胆汁酸等成分,具有清热解毒、镇惊开窍、化痰定惊等功效,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。
1、来源与形成
牛黄是牛胆囊或胆管中因胆汁淤积形成的结石,分为天然牛黄和人工培植牛黄两类。天然牛黄形成周期长达数年,病牛发生率仅约0.21%,需通过宰杀后剖检获取。人工培植技术通过外科手术在活体牛胆道系统植入异物作为核心,经过12-24个月培育形成。
2、成分与功效
主要含结合型胆红素(含量达25%-58%)、胆汁酸(包括胆酸、去氧胆酸)、胆固醇及多种微量元素。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,胆汁酸可促进脂肪消化吸收,胆酸类成分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,这为清热解毒、镇静抗惊厥等传统功效提供了现代药理学依据。
3、应用与价值
作为名贵药材,用于安宫牛黄丸、牛黄清心丸等经典方剂,治疗高热惊厥、中风昏迷等急症。2023年天然牛黄市场价格约50-60万元/公斤,其稀缺性促使研发体外培育牛黄技术,现已有符合药典标准的人工替代品应用于工业生产。
需注意牛黄属寒凉之品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临床使用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,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、解热、降血压等作用,但含重金属风险需专业把控。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成药中牛黄使用剂量范围,患者不可自行增减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