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理期肚子疼可能与痛经有关,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、口服避孕药、中成药等缓解症状,同时结合热敷、饮食调理等方法改善不适。若疼痛持续或加重,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。
1、非甾体抗炎药
痛经主要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有关,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。常见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、对乙酰氨基酚片等,可有效缓解轻中度疼痛,但需避免空腹服用。
2、口服避孕药
对于合并月经量多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,屈螺酮炔雌醇片、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,抑制子宫内膜增生,从而减轻疼痛。需连续服用21天,停药后会出现撤退性出血。
3、中成药
气血瘀滞型痛经可选用元胡止痛片、血府逐瘀胶囊等活血化瘀药物;宫寒型痛经可选用艾附暖宫丸、少腹逐瘀颗粒等温经散寒药物。此类药物需辨证论治,建议经前3-5天开始服用。
4、热敷护理
使用热水袋或暖宫贴对下腹部进行局部热敷,温度控制在40-50℃为宜,每次持续15-20分钟。热效应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,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。
5、饮食调理
月经期间适量饮用红糖姜茶,其中生姜含姜辣素可扩张血管,红糖补充铁元素。同时增加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、核桃等,有助于减少炎症介质产生。
建议痛经患者记录每次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,若出现进行性加重或伴随发热、异常出血等情况,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检查。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特别是口服避孕药需排除血栓风险因素后再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