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波仔手术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,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。该手术一般包括术前评估、血管穿刺、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步骤,需由专业心内科医生操作。
1、术前评估
医生会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,结合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。术前需监测血压、心率等生命体征,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。
2、血管穿刺
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入路,局部麻醉后置入鞘管建立通道。操作全程在X线影像引导下进行,通过导管将导丝送至冠状动脉病变处。
3、球囊扩张
沿导丝送入球囊导管至血管狭窄部位,通过压力泵注入造影剂使球囊膨胀,挤压斑块恢复血流。此过程可能反复多次扩张,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。
4、支架植入
在血管成形后立即置入金属支架支撑血管壁,现代多采用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再狭窄。支架直径需与血管匹配,释放后需通过血管内超声确认贴壁良好。
术后需持续服用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至少12个月,定期复查血脂、血糖等指标。建议术后1个月进行心脏康复训练,出现胸痛复发应及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。该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,术后管理对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