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,以肢体不自主震颤为主要表现,多发生于手部,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。该病属于慢性病程,虽不直接危及生命,但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质量。
特发性震颤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,约60%患者存在家族史。其发病机制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,尤其是小脑-丘脑-皮质通路的功能紊乱。典型症状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,在持物、写字等精细动作时明显,情绪紧张或疲劳时可加重。需通过神经系统检查、血液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帕金森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他可能引起震颤的疾病。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普萘洛尔、扑米酮等药物控制症状,对药物反应不佳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。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轻微步态异常或书写障碍。
患者日常应注意减少咖啡因摄入,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。震颤严重影响生活时可佩戴加重餐具等辅助器具。建议定期神经内科随诊评估病情进展,治疗方案的调整需严格遵循医嘱。值得注意的是,约20%-30%患者可能合并焦虑症状,必要时需配合心理干预。若出现震颤频率加快或伴随肌肉僵硬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