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体脊柱通常由颈椎、胸椎、腰椎等部分组成。颈椎一般有7节,胸椎有12节,腰椎有5节,这是大多数人的正常生理结构。
1、颈椎
颈椎位于脊柱最上端,共有7节椎骨,分别称为第1至第7颈椎。第1颈椎呈环形称为寰椎,第2颈椎称为枢椎,两者共同参与头部的旋转活动。颈椎整体结构灵活,支撑头部重量,保护脊髓及椎动脉,但长时间低头可能引发椎间盘退变。
2、胸椎
胸椎共12节,椎体体积较颈椎更大,每节胸椎均与肋骨相连形成胸廓。胸椎活动度相对较小,主要承担保护心肺器官的功能。其棘突呈叠瓦状排列,在X线侧位片中可清晰辨认椎体序列,胸椎损伤可能影响呼吸运动。
3、腰椎
腰椎共有5节,椎体粗大呈肾形,承载人体上半身重量。腰椎间盘厚度约9-12毫米,具有缓冲压力、维持脊柱活动度的作用。第5腰椎与骶骨形成腰骶关节,此处承受应力最大,易发生椎间盘突出或椎体滑脱等病变。
需要注意的是,约5%人群存在脊柱变异,如第7颈椎肋骨化、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等解剖结构异常。若出现颈肩痛、胸背活动受限或腰腿放射性疼痛等症状,建议及时进行X线、CT等影像学检查,由骨科医生评估脊柱结构及功能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