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推拿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,主要包括针刺、艾灸和推拿手法三类,常用于调理气血、疏通经络。其作用原理基于中医理论,通过刺激体表特定部位来调整脏腑功能。
1、针刺
通过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特定穴位,激发经气运行,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。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痛症、神经系统疾病及部分内科病症,如偏头痛、面瘫、胃肠功能紊乱等。
2、艾灸
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热力作用于穴位,通过温通效应改善局部气血循环。对寒湿痹痛、阳虚体寒等证型有较好疗效,如慢性腰痛、宫寒痛经、脾胃虚寒等病症。
3、推拿
运用特定手法在体表进行按揉推拿,通过力学刺激调整筋骨平衡。主要针对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损伤,如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、肌肉劳损等,具有松解粘连、整复错位的作用。
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,需由具备执业资质的中医师操作。治疗前应明确诊断,孕妇特定穴位、皮肤破损部位及出血性疾病患者需慎用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,避免在非专业场所接受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