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β内酰胺类药物有哪些

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β内酰胺类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、单环β-内酰胺类、碳青霉烯类以及β-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等类型,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。

1、青霉素类

青霉素类药物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,临床常用的有阿莫西林、氨苄西林、哌拉西林等。这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、葡萄球菌等有较好疗效,但易引发过敏反应,用药前需进行皮试。

2、头孢菌素类

根据抗菌谱不同分为四代,第一代如头孢唑林,对革兰氏阳性菌活性较强;第二代如头孢呋辛,抗菌谱更广;第三代如头孢曲松、头孢他啶,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显著;第四代如头孢吡肟,对多重耐药菌有效。头孢类药物过敏发生率较青霉素低,但仍需谨慎使用。

3、单环β-内酰胺类

以氨曲南为代表,主要针对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、克雷伯菌等,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作用较弱。该类药物适用于对青霉素或头孢过敏的部分患者。

4、碳青霉烯类

包括亚胺培南、美罗培南等,具有广谱抗菌活性,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、阴性菌及厌氧菌均有效,常用于重症感染或耐药菌感染的治疗。因其可能导致二重感染,需严格掌握使用指征。

5、β-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

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,通过添加酶抑制剂(克拉维酸、他唑巴坦)增强对产酶耐药菌的抗菌效果,常用于治疗产β-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。

使用β-内酰胺类药物前应明确过敏史,避免交叉过敏反应。治疗期间需按医嘱完成疗程,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。若出现皮疹、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,应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