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血压低的原因有哪些?

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血压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,也可能与心血管疾病、内分泌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。若长期存在低血压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
1、生理性原因

部分体型偏瘦、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,属于生理性低血压。这类人群通常无明显不适症状,日常可通过适当增加食盐摄入、规律锻炼等方式改善。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由于血容量增加,也可能出现暂时性血压下降,分娩后多可自行恢复。

2、心血管疾病

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,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。急性心肌梗死会引起心源性休克,导致血压骤降。此类患者可能出现胸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需进行心电图、心脏彩超等检查,一般需使用硝酸甘油、多巴胺等药物改善心功能。

3、内分泌疾病

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率降低,可能出现心率减慢、血压下降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会导致醛固酮分泌不足,引起水钠流失和血容量减少。这类疾病常伴随乏力、畏寒等症状,通常需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、氢化可的松等激素替代治疗。

血压偏低者需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,起床时应缓慢起身。日常可穿着弹力袜促进下肢血液回流,适当增加饮水量维持血容量。若出现头晕、眼前发黑等低血压症状,应立即坐下或平卧休息。建议定期监测血压,完善血液生化、激素水平等检查,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