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肽酶是一种从牛肺或胰腺中提取的蛋白酶抑制剂,主要通过抑制多种蛋白酶活性发挥作用。该药物通常用于减少术中出血、抑制纤维蛋白溶解、控制炎症反应、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及改善微循环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。
1、抑制纤维蛋白溶解
抑肽酶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,从而阻止纤维蛋白过度溶解。这种作用有助于维持手术创面血凝块的稳定性,尤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可降低术后渗血风险。
2、减少术中出血
通过抑制激肽释放酶和凝血因子激活,该药能有效减少手术过程中的血液流失。临床数据显示,心脏手术患者使用后输血需求可减少约30%,但对术后长期出血风险的改善仍需更多研究证实。
3、抗炎作用
通过阻断激肽释放酶-激肽系统,能够抑制缓激肽等炎症介质生成。这种机制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尤为关键,可减轻胰酶活化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。
4、治疗急性胰腺炎
作为胰蛋白酶抑制剂,能有效中和胰腺分泌的多种消化酶。研究显示早期使用可使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5%,但需配合其他支持治疗。
5、改善微循环
通过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,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。这种特性有助于减轻组织水肿,促进创伤部位血液循环恢复,在烧伤治疗中具有辅助作用。
使用该药物需严格监测过敏反应,既往有抑肽酶接触史者禁用。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调整剂量,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和肾功能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药在部分国家因安全性问题已限制使用,临床替代方案包括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,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专业医师制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