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皮属于微寒性中药,既不属于凉性也不属于热性。其性味为苦、辛,微寒,归心、肝、肾经,具有清热凉血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牡丹皮的微寒特性使其适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、衄血,以及阴虚发热等证型。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其能“和血、生血、凉血”,对于温热病后期出现的夜热早凉、热退无汗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。与热性药物不同,牡丹皮不会加重体内燥热,反而能通过清热作用调节机体阴阳平衡。临床上常与生地黄、赤芍等配伍使用,增强凉血效果。
使用牡丹皮需注意体质因素,脾胃虚寒者慎用,避免加重腹痛、腹泻等不适。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,根据具体证型配合其他药材使用。煎煮时常用量为6-12克,入汤剂宜后下以保留有效成分。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,防止有效成分挥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