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症状,但具体是否发热与病因类型有关。感染性肠炎患者因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,容易引发体温升高;而非感染性肠炎一般较少出现明显发热。
1、感染性肠炎
细菌、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炎常伴随发热。例如沙门氏菌、诺如病毒等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时,会释放致热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,导致体温升高至38℃-39℃,同时可能伴有寒战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这类患者需通过血常规、粪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。
2、非感染性肠炎
缺血性肠炎或放射性肠炎患者通常以腹痛、血便为主要表现,体温多维持在正常范围。但若继发肠道穿孔或细菌感染时,可能出现突发高热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此时需警惕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。
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天,或体温超过38.5℃伴有意识改变等情况,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。医生会根据血常规、C反应蛋白等检查评估感染程度,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进行补液治疗。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,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