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生理周期的四个阶段通常包括月经期、卵泡期、排卵期和黄体期,不同阶段体内激素水平和生理特征会发生变化。以下从各阶段的具体表现进行说明:
1、月经期
月经期是周期的开始阶段,通常持续3-7天。此阶段子宫内膜脱落,伴随经血排出,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处于低谷。部分女性可能出现下腹坠胀、腰酸或轻度乏力,需注意保暖及卫生护理,避免过度劳累。
2、卵泡期
卵泡期从月经结束持续至排卵前,约7-10天。此阶段卵泡在卵巢内发育,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,促进子宫内膜增厚。身体代谢率提高,部分女性会感觉精力充沛,皮肤状态改善,适合进行适度运动及营养补充。
3、排卵期
排卵期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,约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。成熟卵子从卵巢排出,雌激素达到峰值,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。此阶段可能伴随轻微腹痛或点滴出血,受孕概率较高,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在此期间合理安排同房。
4、黄体期
黄体期持续约14天,排卵后卵巢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。子宫内膜持续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,若未受孕,黄体逐渐萎缩导致激素下降。部分女性在经前1周出现乳房胀痛、情绪波动等经前期综合征表现,可通过调节饮食和作息缓解。
建议女性通过记录基础体温或使用周期追踪工具了解自身生理规律。若出现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、经量异常增多或严重痛经,应及时就诊妇科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。日常保持均衡饮食,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干扰内分泌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