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中风的原因主要与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脏病等因素有关。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,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异常,从而引发中风。
1、高血压
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脑动脉内膜,使血管壁弹性下降,容易形成微小动脉瘤或血管破裂。血压急剧升高时可能引发脑出血,患者常伴有头痛、呕吐等症状。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、厄贝沙坦片、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。
2、动脉粥样硬化
血脂异常导致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,造成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狭窄。斑块脱落可能阻塞远端脑血管,引发脑梗死,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肢体麻木或言语不清。治疗需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、瑞舒伐他汀钙片、匹伐他汀钙片等调节血脂,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。
3、心脏病
房颤患者心脏内易形成附壁血栓,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可引起栓塞性中风。此类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偏瘫,需使用华法林钠片、达比加群酯胶囊、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,同时治疗原发心脏疾病。
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,以及吸烟、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。老年人若出现突发性头晕、口角歪斜等症状,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,通过颅脑CT或MRI明确中风类型。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,保持低盐低脂饮食,适度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预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