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的检查通常包括影像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查以及肝脏活检等方式,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。常见的检查手段有超声检查、CT或MRI扫描、血液检测等,必要时可能需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评估。
1、超声检查
超声是筛查脂肪肝的首选方法,利用声波成像观察肝脏形态及回声强度。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常呈现弥漫性回声增强,后方衰减明显。该方法无创、操作简便且费用较低,适用于初步筛查和定期随访。
2、CT或MRI扫描
CT通过X线分层扫描评估肝脏密度,脂肪浸润区域显示为低密度影。MRI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测定可定量分析脂肪含量,准确度较高。这两种检查能更直观显示脂肪分布程度,但CT存在辐射风险,MRI费用相对昂贵,多用于疑难病例或科研评估。
3、血液检测
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(ALT)、谷草转氨酶(AST)等肝功能指标,结合甘油三酯、胆固醇等血脂参数,辅助判断脂肪肝的炎症程度和代谢异常情况。血液检查无法直接确诊脂肪肝,但能为病因分析(如酒精性/非酒精性)提供依据。
对于疑似进展性脂肪肝或无法明确诊断的病例,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肝脏活检。该检查通过穿刺获取肝组织样本,能准确评估脂肪变性程度、炎症活动及纤维化分期,但因有创性且存在出血风险,临床实施需严格掌握适应证。
怀疑脂肪肝时应尽早就医,避免自行判断。检查前需遵医嘱空腹8-12小时以确保结果准确性,检查后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,如控制饮食、增加运动等。若已确诊,应定期复查监测肝脏状态,防止进展为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