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质量差且入睡困难可能是生理性原因、精神心理因素或某些疾病因素引起的,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。常见原因包括作息不规律、焦虑抑郁情绪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。
1、生理性原因
长期熬夜、白天睡眠时间过长、睡前饮用咖啡或浓茶等,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,引发入睡困难或睡眠浅等问题。此外,睡眠环境嘈杂、温度不适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干扰睡眠质量。此类情况一般通过调整作息、改善睡眠环境即可缓解。
2、精神心理因素
工作压力过大、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入睡困难、多梦早醒等症状。持续的紧张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抑制褪黑素分泌,从而影响睡眠节律。针对此类情况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普唑仑片、佐匹克隆片、劳拉西泮片等镇静安眠药物,同时建议配合心理疏导治疗。
3、疾病因素
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因夜间缺氧导致频繁觉醒,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代谢亢进影响睡眠,慢性疼痛类疾病也会干扰睡眠连续性。此类疾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,如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暂停,服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,或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症状。
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,睡前避免过度兴奋的活动和饮食。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且影响日间功能,建议至医院进行多导睡眠监测、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检查,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。切勿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,以免产生药物依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