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晒太阳为何会上火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晒太阳后出现上火症状,可能与阳热过盛、体内阴虚、津液耗伤等因素有关,也可能是体质因素导致的反应。中医认为,外感热邪与内环境失衡相互作用时,易引发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等不适。

1、阳热过盛

夏季阳光中的热邪侵入人体后,若体内阳气本偏旺盛,易出现内外阳热相搏的情况。此时身体为排出多余热量,会出现面红目赤、头痛烦躁等症状,部分人伴随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。调理时可选择饮用绿豆汤、菊花茶等清热饮品,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。

2、体内阴虚

阴虚体质者体内阴液不足,长时间暴晒会加剧阴阳失衡状态。这类人群常见舌红少苔、夜间盗汗等阴虚火旺表现,晒后易出现口腔溃疡、鼻腔干燥等症状。日常可食用银耳、百合等滋阴食材,症状明显时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等滋补肾阴的药物。

3、津液耗伤

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,若不及时补充水分,会导致津液过度流失。津液亏虚时易产生虚火,出现眼干涩痛、嘴唇脱皮等燥热症状,严重者可能出现低热症状。建议晒后及时饮用淡盐水或米汤,配合麦冬、石斛等生津中药材调理,避免饮用冰镇饮料加重脾胃负担。

日常应避免在10点至16点紫外线强烈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,外出时需佩戴遮阳帽并使用防晒霜。若出现持续性咽喉肿痛、反复口腔溃疡或持续低热等情况,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。体质偏热者可在夏季来临前进行中医体质调理,通过拔罐、刮痧等传统疗法改善体内热邪积聚状态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